星期二, 12月 09, 2008

金融海嘯後的亂寫1

在金融海嘯後,被討論的問題是:美國是否會就此衰敗

實際上美國的強盛不僅僅維繫在他是最大的消費國,或是最大外債國

這個不是"你欠銀行一百萬元你聽銀行的,欠一百億銀行聽你的"這種玩笑話,

重點是美國的"產出"身為最大的製造業,服務業,以及最鉅的農業出口國,

股票市值比第二到五名加起來還多,美國的經濟實力不是容易取代的

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往美式文化所傾向不管吃不吃麥當勞,

當嘴上咬的是漢堡時,代表著文化的同化

文化才是美國強盛的理由!

如果我們用總體經濟學的模型來看這次的經濟衰退時

可以看出這是需求面的過分右移所造成經濟泡沫,

當修正回來時必然有一段相當痛苦的路要走,

回頭來說美國是否就此衰敗,看的是長期產出是否受到影響?

假定沒有那這次事件僅僅是種資源配置錯誤後的調整

,我不能預測美國的未來,但短期內沒有經濟體可以取代他

至於黃金能不能取代美金?黃金有其先天上的體質限制,

如果經濟衰退回幾十年前可能可以看看,

但經濟如果嚴重衰退,屯黃金還不如屯米比較實在XD

星期三, 12月 03, 2008

得到與得不到

昨天看完chuck的0109與0110,我就在想我是chuck的話會怎麼做,是選擇能得的到三明治妹,
還是要選擇困難重重的sarah。
尤其在sarah的前男友復活後,發現他們倆相當的登對,腦中不斷的發出"醒醒吧,阿宅!" 的聲響。
大概是年紀大了,人又懶散,我覺得人生中應該降低某些事的風險,以便在其他事情上可以
賭一把,加上我一直認為錯誤方向的努力是徒勞無功的,如果我是chuck,如果可以選我就選
三明治妹,如果不能,sarsh方面應該也不會去努力看看。
或許這就為什麼我不會成為主角的原因吧XD!

星期日, 10月 26, 2008

物美價廉???


再複習這幅圖,散戶與大師的差別在:
1主升段
散戶: 現金為王
巴菲特: 適度加碼,享受成果
傑西里佛摩: 順勢倒金字塔加碼
2末升段
散戶: 順勢倒金字塔加碼
巴菲特: 小心至上
傑西里佛摩: 享受成果
3主跌段
散戶: 危機入市
巴菲特: 現金為王
傑西里佛摩: 空就對了
4末跌段 散戶: 停損至上
巴菲特: 危機入市
傑西里佛摩: 等待下次大行情
以作多方來說,賺錢靠的無非是1物美:選擇標的物的能力 2價廉:選擇時機的能力
散戶往往對於買進的標的物在研究時太過草率,彼得林區曾說:一般人買股票所考慮的時間比買冰箱還短。如何做到"物美"?
在綠角大的BLOG上曾討論到交易策略的使用,得出越是多人使用的策略,造成不利的局面越大的推論,而一般人的策略就是非常的順人性:追高殺低!
我們都知道要賺取超額報酬,就要做出差異化,因此大師相當的不從眾,所作的事情都與眾人相反,不斷的研究群眾忽略的事物,買進的時機也與眾不同!
從眾總讓我們覺得安心與得到安全感,但是交易的路上,僅有孤獨者才有存活下來的理由!

星期日, 10月 12, 2008

懷疑者

  在生活中我們常用"一定""絕對""不會",等等相當肯定的字眼,實際上事情從不如人想的那麼的簡單。 
  如果你在十年前說雷曼會倒,歌林會下市,可能會被旁人當傻子,但是事情仍然發生了!
  市場上(不管是股票,期貨,石油,國家,還是豬),所要求賺取的報酬,有部分是"信用風險貼水",如果我們的想法是[倒的機率很低,又有一些獲利]的觀念去做,往往下場都是慘不忍睹,相反的要賭一筆就要抱持著[也許會倒,但風險報酬比很漂亮]的觀念,也許可以賺上一些?!
  重點是風險如何?報酬如何?風險報酬比又如何?我們作的交易往往低估了風險,要求太低的獲利,造成很差的風險報酬比,導致虧損!(打個比方銀行之前再推雙卡時,低估違約機率,收取太低利息,造成嚴重虧損。)
  我們或許不該以"相信"做為交易的基石,懷疑才可能是;不該太過自信,低估風險;對於報酬要勇於開價!(學習巴菲特!);並且少用肯定的態度,多加上一些"或許"!

星期日, 10月 05, 2008

領卡後的人生1

右手叼著菸,左手拿著三罐85折的台啤,坐在大門階梯上,舉頭看看不太圓的月亮,想到新領的卡,內心忍不住哀怨起來。
股癡:〔阿宅,你又領卡摟〕股癡,我的好友之一為人瘋瘋癲癲凡事都會用股票來硬套。
我:[對阿]
股癡:[如果領卡的人生是天命,你將如何] 
我:[逆天]
股癡:[難怪你會一直領卡,你沒聽過趨勢是你的好朋友嗎,逆勢只會造成出場]
[阿幹,最好是有辦法順勢操作啦 我哪知哪有妹願意跟我在一起的]
[預測僅是交易的一部,資金控管與風險報酬更是重要]
[意思是叫我亂槍打鳥,去捷運搭訕搞不好會中一個]
[如果你的行為無法獲利,你又不做任何的改變,就如同在書中的酗酒者,僅僅是中了交易的毒 風險報酬比是最該考量的事,如果你的行為可以得到該有的報酬,且不會毀了自己就該去做。][做人要專情,你知不知道我在那個女生身上,花了多少真心與動作。]
[你知不知道散戶在市場上花了多少真心與動作,得到的只有無聊的執著與空空的帳戶,看錯就該停損[他是我的真愛!]
[散戶往往寄望一筆神奇的交易,一次就梭哈,往往只有神奇的虧損,賺錢的交易,通常是建立一些部位,與趨勢同進,慢慢加碼]

星期日, 9月 21, 2008

執著與猶豫不決

人們常在心中有個預測,進而產生某種信念,而去做某件事,但如果預測要是錯誤的,此時行為則變成致命的執著,不願承認與處理自己的錯誤,造成莫大的損失。
而猶豫不決的人,則是搞不清楚接下來要做些什麼,無法在可得獲利時進場,無法在避免虧損時跳出,作不出任何的決定。
虧損的人都是對自己執著,而對市場猶豫不決者。
將執著用在跟隨市場,而非自己身上;處理自己的失敗,而非相信自己;懷疑自己,反省自己,並對趨勢產生信心,才是生存之道。

大盤指數08



8月底台股指數約7000點,因獲利衰退,本益比較七月的統計數據下滑,
可以猜猜看目前指數是在哪一段,有沒有哪些產業需要避開?
當然預測僅是操作的一環,資金管理才是最根本之事。

紅綠燈

現在人過馬路都會看一下紅綠燈的號誌(當然還是有人是當"參考"用的),其實號誌就是某種的信號代表你現在過馬路的危險程度。
股票市場上也有很多信號,代表著操作的危險程度,但如同過馬路會左右看一下有沒有來車,信號是參考的依據,但是市場上的現況,卻是人們更該注意之事。
不按信號在操作,就如同不斷的闖紅燈一般,出事的可能性大增;但是完全依賴信號,並不能永遠的保障安全。
生存永遠是第一要務!

星期日, 9月 07, 2008

減稅的廣告

減稅會帶動供給面的成長需要建築在一個條件之下:過高的稅賦,使人民不願工作!在台灣這個的可能性?
另外說太高稅賦,企業家不願增加投資,以東亞地區而言,台灣的稅率僅在新加坡與香港後,而這兩地是城市經濟,是依賴資本的大量流量而成,與台灣目前的走向大異其趣,用以相比有點不論不類;吉姆羅傑斯曾經說"如果你的商品僅靠降價而生存,早晚有一天市場會淘汰你",用低稅率這個方法是否是個好主意!?(如果是一堆歐洲國家早就掛了)
要形成經濟的進步應該是在:市場制度的完善,資本的累積(不管是人力還是金融資本),企業家的精神培養。減稅可以造成哪一項?辛巴威如果宣布零稅率,你會去投資嗎?
減稅會帶動消費,但是長期社會的產出,是建立在供給面上,需求面的波動帶來是貨幣的變化,
貨幣的變化,則會帶來所得重分配的影響。(是好?是壞?)

屏東伯大尼之家被燒!

新聞:http://0rz.tw/cb4K7
這世上還真是"殺人放火金腰帶,造橋鋪路無屍骸"
另外附上柏大尼的網址:http://www.bethany-pt.org/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幫上他們的!

星期日, 8月 17, 2008

個性檢討1

我的個性上有相當多的缺失
1.鑽牛角尖:容易卡在一件事情上,在BQ書中所寫,人應該開放心胸
嘗試不同方式,接受不同結果,我還是容易在執著在某些事上。
2.進入記憶迴圈:不斷的在過去中打轉,跳不出舊有束縛,無法前進
新的世界。
3.容易悲觀與退縮:面對不確定的狀況,會造成我卻步不前的不安,
僅有在安全感確保時,才有跨出的情況。
4.缺乏安全感:以保護自己為原則,容易情緒化,以及太過尖銳傷人,
害怕與人交際,擔心別人的對自己的觀感。
待續.....

星期日, 8月 10, 2008

股市雜寫

  VICTOR在專業投機原理中有提到成功交易者的特質,其中我覺得相當重要的一個原則便是"靠自己"
  交易跟很多事情不同,這是一項需要自己完成的工作,不管旁人如何幫忙,最終的判斷與決定,終究還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人往往習慣成群結隊,覺得這樣是相當安全的,在股票市場上,這卻是集體邁向虧損的開端,只有依靠自己力量才能存活下來。
  良好的交易員會在發生虧損的時候,檢討自己的錯誤,然而失敗的交易者則會合理化自己的作為;良好的交易者會與市場和諧共存,失敗的交易者想強迫市場改變,而導致自己的毀滅;認錯與否?能否了解自己的不足,加強自己的能力,便是能否在市場生存的原因。
  股票市場相當的有趣,它可以是人生的縮影,是怎樣的人,在股票市場上就會有怎樣的交易!

大盤統計報表

股附表是股價指數的相關統計表

發行量 本益比 殖利率 股價

加權股價     淨值比
  指數(平均) P/E Dividend P/B
TAIEX Ratio Yield Ratio
Month (Average) (PER) (%) (PBR)
92(2003) 5,161.90 24.76 3.10 1.82
93(2004) 6,033.78 12.58 4.38 1.73
94(2005) 6,092.27 17.55 5.39 1.76
95(2006) 6,842.04 18.98 4.21 1.98
96(2007) 8,509.56 15.31 4.22 1.95
97(1-7) 8,208.90 11.97 6.24 1.56
96 8 8,756.78 18.72 4.06 2.15
9 9,069.11 19.51 3.77 2.35
10 9,605.19 17.66 3.74 2.25
11 8,799.70 15.36 4.26 1.98
12 8,309.00 15.31 4.22 1.95
97 1 7,922.65 13.57 4.77 1.73
2 7,999.48 15.26 4.21 1.93
3 8,439.59 15.52 4.65 1.95
4 8,877.98 14.96 4.54 1.97
5 8,910.21 14.66 4.89 1.90
6 8,180.00 12.81 5.71 1.66
7 7,127.70 11.97 6.24 1.56
1.這個表可以衡量目前指數的是在高,中,低檔
2.低本益比市場仍有享受高本益比的產業,那些產業是否有相對應的成長機會?
3.半年報即將公佈,這是未來幾個月中相當重要的指標!

星期四, 7月 31, 2008

27歲的碎碎念2

我覺得我的人際關係真的很糟,(背景:我們辦公室有三個組,那時每個組都有
一個來的比較早助理,其他兩組的助理工作經驗都比我久)
 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為何其他組比較後進的助理,都跑來問我問題,明明
就有其他人可以問,他們組內的感情也不差,用個比較爛的比喻:好像正妹找阿宅修
電腦,然後跟帥哥去看電影,搞的我總有種一直被發卡感覺。
  跟我們組內的助理互相支援,是很合理的事,實際上他也幫了我不少忙,但是
管到別組,就真的管的太扯了,加上我又會罵人,所以我的人緣超不好。
  後來想想,沒事不要管人家,做了人家也不會感激,還不如就在那打哈哈,當當
酒肉朋友,還不會被說我嫌人家怎樣,快快樂樂生活不好嗎?
  現在當了業務,搞的比助理還不如,這工作還真是噩夢一場,什麼時候可以解脫,
讓我忘了這一切的人事物。
ps今天去買晚餐時,老闆跟老闆娘的服務態度與笑容,讓很久沒有笑的我,從心理揚起
一股暖暖的微笑,沒想到服務業也可以這樣做!人生真的有很多事"值得"

星期日, 7月 27, 2008

27歲的碎碎唸1

最近我妹在抱怨我像個老頭一樣不斷的碎碎唸(還說我的話題不是錢就是食物)
,還有一直在講冷笑話XD
大抵就是最近人生過的很恍神,搞的自己有點不知所措(雖說我的人生一直都
很恍神就是了orz!)
我表姐最近結婚,我堂弟帶他女朋友去婚禮,然後我又被問到女朋友的事
(確定”女朋友”三個字真的不是一道菜名嗎?),還被虧說不要擋到後面的
司儀說:恭喜我雙方主婚人畢業了,因為兒女都結婚了!
我內心的OS:爸,媽對不起,我害你們被二一了XD!
我媽平時就會暗示有台車應該要帶女生出去玩阿!
(話說去哪找女生坐我這個路癡的車,我每次都會開到莫名
奇妙的地方XD,而且現在油價那麼貴,我以前還加過一公升17元的油ㄟ)
難道看不出來我比較適合當個阿宅嗎?(一日為宅,終生為宅"認真")
老媽難道你忍心讓你兒子當個"好人"被人家騙嗎?(公主很危險的,趕快回去當阿宅吧!)
歐對了話說8月金牛座會有職場戀愛運,我們辦公室的女生全死會光了,
所以說要談戀愛要先換工作嗎?囧!
還有餐廳真的很不人道,一副單身者就不要進來的樣子!(╯‵□′)╯︵ ┴─┴
我看徵女友前應該先徵飯友,年紀大了不像高中時臉皮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殺進去吃
(還是說"馬上就不好",還是省點錢好了XD)
我又很不會跟人"交關",如果一直太靠近誰,怕人家會覺得我有不良企圖XD,甚至會被
當成死變態(我有人群恐懼症,有沒有可以不要講話的工作阿~~~~)
還是過著不帥又沒錢的賭徒人生好了!

星期二, 7月 15, 2008

大跌後的反應

解盤跟預測行情不是我的專長
不過還是要問問自己
1.美國經濟的趨勢?2.台灣經濟怎麼受連動?
更重要的問題:行情變化的時候,每一段應該要怎麼做?

星期六, 7月 12, 2008

賭博默示錄

賭博默示錄,賭博破戒錄和賭博墮天錄,很棒的交易心理學漫畫,相當直得一看,如果是屬於交易生手(就像我),應該會對裡面的內容很有感觸。

雜感0712

  頭痛了兩週,全身無力了兩週,被主管搞了兩週,發現自己比想像中的脆弱很多。
  有時候想想,是不是可以做個逃避的人?不要什麼事都去解決跟收尾;是不是可以當個依賴的人,凡事都靠別人解決;是不是可以當個自私的人?不要在爛好人下去;是不是可以當個酒肉朋友就好?(吃喝玩樂對雙方來說愉悅的情緒,幫忙人家解決問題對彼此來說痛苦的情緒, EX:逛街看電影是快樂的事,但沒有人會感激修電腦的人XD)
  不過對於自由習慣的我,再怎麼樣自己的生活與情緒,還是想辦法會獨立的照顧好;至於別人的,真的是泥普薩過江自身難保阿!

星期二, 7月 08, 2008

亂寫0708

作手從不追悔什麼,因為他從不追尋什麼!

追悔就像流過手上的細沙,實際上什麼都留不住;囚禁在追悔中,因為仍想追尋什麼!

在交易上我還是犯了太多情緒上的錯誤,貪婪、恐懼、喜怒哀樂不斷的循環,加上追悔與害怕面對;我僅僅是一個平凡的散戶,距離高手還有很長的距離(就像阿宅裝不了型男),該不斷思考如何能夠讓自己更為冷靜,做到真正的忘心絕情, 不再追悔,更不再追尋什麼!

星期日, 7月 06, 2008

白文正之死

這幾天最驚訝的新聞大概就是白文正之死,他的死讓我聯想到20世紀最偉大的作手:jesse livermore的自殺,同樣白手起家,歷經大風大浪,卻用自殺來了結一生;也許偉大的投機客最難過便是自己那一關。
(最近重看股票作手回憶錄,發現自己又跟以前犯一樣的錯誤,真糟糕)

簡單亂算

台股在8900左右本益比約15倍,下跌至7300本益比約12.5倍,假定經濟趨勢看壞,整體股市獲利下滑1成,7300本益比約14倍.(不過股價用本益比算ˋ(′o‵")ˊ這個你問我也不知道準不準)

星期六, 7月 05, 2008

交易失敗小計

套用ptt上dyhsu大的交易成功三原則1.看對2下大3報久,這次是抱不久

1. 缺乏優良的交易系統,每沒有良好的交易策略

2. 導致心理產生恐懼,造成損失

3. 使用過多種指標,且聽取他人意見作

停利相當困難,未來會採三階段停利法,在獲利被侵蝕1/3,

暨出場1/3以此類推,如果沒有看錯在重新加碼.

星期二, 7月 01, 2008

O2版真有趣

今天因為要晚下班,所以看了一下PTT的O2版,
可能是月初比較沒事,或是最近虧的比較多(我虧多都會做些傻事)
我想去O2回個文,還是去徵友ㄟ,大概是哪根經燒壞了吧XD
(不過話說回來好久沒有好好出去說XD)

散戶經典圖



猜猜看,現在在哪裡XD

星期日, 6月 15, 2008

交易雜感2

霹靂布袋戲中有兩首詩我很喜歡:
慾海沉浮名利爭,石光電火步此生;風塵情事揮不盡,觀(渡)世不笑是癡人。"
這短短四句話,道出成功交易員的心理。
"名劍俱壞,英雄安在,. 繁華幾時相交代? 想興衰,苦為懷; 東家方起西家敗,
世態有如雲變改。 成,也是天地哀;敗,也是天地哀。"
市場僅僅在旁冷眼觀視在場內交易的人們,誰笑?誰哭?重要嗎?
而在場內交易的人們又是怎樣的心思?

交易雜感

"股票不是預測和分析的問題,而是如何在買賣的當下作對動作"
這是最近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句話,(這樣抄作者的話,不曉得是不是侵犯著作權?
如果是的話,先在這邊說聲道歉,另煩請通知,好讓我把文章消除)
預測從來不是最重要的事,我曾經和同事猜行情連續猜錯三個月,也曾經跟我同學講會有下跌
的情況,連續猜對好幾次,所以我到底是準或是不準?
實際上,我做的交易賺錢的比率不高,但在多頭行情下作多,也讓我有些獲利,
我賺錢憑藉的很可能是運氣!所以我在學習,學習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
也學習著維持自己的交易紀律。
前兩天我跟我家人在聊股票的事,我看我妹閃閃躲躲,不悅的表情,像極當年哪個虧損嚴重
不敢面對現實的我,可是我無能為力,交易的事情只有自己可以解決,更何況我不能保證
我是對的。
交易是一場不歸路,有人笑有人哭,能不哭不笑的人才能走到最後!

紅線

今年年初去求了條紅線,主要不是為了求個女朋友之類的(如果月老看到這篇,就當個童言無忌,
還是要綁個女生給我阿!)還是為了:
1.斷:這個就像做股票一樣,不停損,吃虧的總是自己,今年三月做個交易不甘心不想停損
整個虧損20%多(張宇唱的"趁早",也深深唱出"停損的"深意,很值得一聽)。
2.起:重新出發,每次交易都是新的開始,避免自己再度陷入過去的迴圈當中,再開一個新局。
證嚴法師曾言:[面對他,處理他,接受他,放下他],人生很多地方,都跟做股票一樣,
也應該說做對我來說做股票是人生的一部份吧!

星期日, 6月 08, 2008

書單

1.理財規劃人員or基礎理財規劃
沒看錯,不了解自己的財務目的與狀況,貿然投入投資市場是很危險的事。
2.漫步華爾街
了解投資市場的觀念與邏輯,不過這本書寫的有點像教科書就是。
3.獵豹or總幹事
 在閱讀經典前,先把自己的基礎打好
4.投資心理學與從躺椅上操作
進入市場前,先把自己的心理建設好
5.選股戰略
經典好書,但要小心不要走火入魔,一直在尋找興奮活水
6.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一個投機者的告白,股票作手回憶錄
適合操作過一段時間後去看。

如果真的在作基本分析還有很多東西要念
ex: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統計學等等,台灣銀行還有出每期的產業雜誌,
都可參考,市面上還有些財經企管,投資大師經典與心理學書都值得一看。

星期六, 6月 07, 2008

盲點

做股票的價值觀到底為何?”賺錢”是嗎?很多交易者都陷入了此一盲點。
當不斷設想自己在這筆交易可以賺上多少,或是會虧掉多少,容易陷入
金錢的誘惑!
但在交易中忘記金錢的可貴,終究會被金錢拋棄!
對與金錢,交易者要是無法哪拿捏原則,無法以理智的態度面對,
受傷的總是自己。

卓越

從A到A+的書中提到了卓越企業的成功之道:
用對的人(領導人與員工),起對的價值觀,堅持做對的事情(專心,集中)
哪卓越的作手呢?
自己是否是對的交易員?做股票的動機與目的為何?能否不斷的精益求精
專注在自己的交易系統?
我想,每次在交易時,都該回頭看看這件事!

星期日, 4月 13, 2008

舊文章4

為什麼要理財?某種程度上是為了實現對自己錢的權利與義務,使用錢是種權利也是一種義務.正常的理財是不會帶來什麼大富大貴,那能提供的是一個平淡無慮的人生,帶給你一個"簡單生活".先把錢分成三塊:1.花用 2.預備金與保險 3.投資首先先看看你一個月可以用多少錢,計算生活上必須用的東西,先做出一個預算,最好不要再開始工作時就讓自己陷入車房及奢侈品的消費中,每個禮拜 記帳,每個月後作結算,並且檢討錢到底花到哪裡去了,另外買東西都要有價值增減的考量,買部車車的價值是年年遞減,買棟房要考慮房價現在是否在高點. 之後每個月都會剩一些錢,把錢先分一些出來預備金與規避風險,存一部分得預備金,這筆錢可以用來應急與保持流動性,或是規劃未來要買的物品或投 資(如車房等等).此外天有不測風雲,針對會造成重大支出的嚴重事件作出規避風險的處置,一般來說通常都是針對意外疾病及死亡來做保險的規劃,每個月大約支出 1/10到1/6的收入來做保險的工作.(慎選保險商品:終生保險聽起來很好,但這比一些長期保險如三十年期保險,的費用來的高出不少)有些人會用儲蓄險或房子來強迫自己儲蓄,除非是非常沒有定性的人,否則就流動性而言,這兩項並不是很好的預備金儲蓄方法.投資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考慮到"萬一虧損不要讓自己損失太重",千萬不要負債投資,應該是考慮完所有的花費與預備存款,再利用剩下來的錢作一些小 額的投資,千萬不要有一夕致富的想法,不要去操作自己不熟悉的工具(如衍生性商品),抓自己可以承受損失的能力,選擇工具來做投資,第一個目標應該是超過通貨膨脹,"指數"是個不錯的商品,但是再好的商品也是可能讓你虧損. 最後再次強調,理財並不如外界所想的可以讓你邁向富有之路,但是卻可以讓你比較平順的過一生,"簡單生活"才是要強調的目標.

舊文章3

接下來要討論的投資1.目的: 為什麼要投資?為了增加未來的財產以供使用.2.報酬: 當擬定投資策略時要先考慮到這筆投資我需要多少的報酬?而報酬是分成一段時期所需要的:比如說出國留學的費用,或是小孩的教育費用等,以及將其加總所成一 生需要的總費用,3.工具: 我需要些什麼工具? 一般常見的工具:由風險低至高:政府債券→一般債券→基金→股票→融資融券→期貨→選擇權所需要的報酬越大,需要使用風險越大的工具,賠錢的可能性與賠錢金額也越大.
4.該怎麼作:我有沒有操作工具的能力?很複雜是嗎?大部分人投資不利的原因不外乎:1.不懂自己要什麼?

舊文章2

二.保險與準備金:為什麼要存錢?就是為了未來的消費,為著有一天可能需要到的消費.這是一種經濟學上的跨期模型,為了支付未來的消費,所以我們必須將一部分現在可以去消費的份量,轉去未來消費.與第一篇不同的點在於,那時的消費著重於當下,但是這裡放進了未來,因為人並不是消費一次就結束了,人是不斷的消費直到死去!需要存多少錢?這就需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退休金?小孩的教育費?那保險呢?保險就是一種分散風險的做法,沒有幾個人可以獨自負擔重大意外疾病死亡所導致的損失,試想如果家裡的經濟支柱倒下的話,這個家可能頓 時進入經濟困頓,所以需要保險,需要藉由這項工具來買那”萬一”.這邊的建議:1.將自己的消費需求作出分期,試算一下每一期所需要的資金,為每一期資金作出規劃.(如幾歲要結婚需要多少錢?幾歲要生小孩多少錢?幾歲要退 休多少錢?)2.不要鐵齒,去買一些適合自己的保險(這可能是困難的部分,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買多少保險)3.消費時永遠考慮未來,當你想買一個LV的包包時,想一下如果不買的話這筆錢可以有怎樣的運用!

舊文章2

二.保險與準備金:為什麼要存錢?就是為了未來的消費,為著有一天可能需要到的消費.這是一種經濟學上的跨期模型,為了支付未來的消費,所以我們必須將一部分現在可以去消費的份量,轉去未來消費.與第一篇不同的點在於,那時的消費著重於當下,但是這裡放進了未來,因為人並不是消費一次就結束了,人是不斷的消費直到死去!需要存多少錢?這就需要看你的目的是什麼:退休金?小孩的教育費?那保險呢?保險就是一種分散風險的做法,沒有幾個人可以獨自負擔重大意外疾病死亡所導致的損失,試想如果家裡的經濟支柱倒下的話,這個家可能頓 時進入經濟困頓,所以需要保險,需要藉由這項工具來買那”萬一”.這邊的建議:1.將自己的消費需求作出分期,試算一下每一期所需要的資金,為每一期資金作出規劃.(如幾歲要結婚需要多少錢?幾歲要生小孩多少錢?幾歲要退 休多少錢?)2.不要鐵齒,去買一些適合自己的保險(這可能是困難的部分,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買多少保險)3.消費時永遠考慮未來,當你想買一個LV的包包時,想一下如果不買的話這筆錢可以有怎樣的運用!

舊文章

前天跟朋友聊天發現現在雖然所謂的理專之類的充斥的市場上,但是一般大眾對於錢的使用觀念有著不大清楚的觀念,所以寫這些文章來做個簡單的闡述
一.消費:這是最基本的東西,我們所有對錢的觀念就是為了花用,不管你是先消費後付款,先存錢後買東西,還是投資為了更大的財富,其目的都是為了消費. 消費要分成幾個面向來組成:1.本身的主觀因素:我為什麼要消費?這牽扯到這項消費的必要性,這項消費是生活上的必需品,還是純粹滿足炫燿流行的奢侈品?為什麼有的人就是存不到錢?就是因為無法拿捏住消費心 理,過度消費奢侈品,因而導致貧窮.2.環境的客觀因素:我可以花多少錢?每個人的經濟情況,收入都有所不同,能花的錢就是自己的預算,一如政府每年都在審預算,個人也應該隨著自己的情況作出量力而為的預算使用,有看 過興高采烈的去買新車,卻因為養不起而忍痛賣掉的例子吧!作出超過自己能力的消費是打擊自己最好的方法!這邊的建議:讓自己養成記帳的習慣,定時檢查自己的消費內容

失敗交易小計

.抱不住得"
曾經在
06年底買進這支股票,當時買進價為25元,估它eps可以賺上4元,目標價為40-44元,原本一直擺著不管,當價格悄悄上到30多元時,因為一直看盤,負面情緒上升,害怕獲利回吐,恐懼看法錯誤,將它賣出,結果該股達成目標價.

.胡亂的放空
今年選舉前,先放空營建股,接下來加空金融與大盤,下場自然很糟,這次交易犯了很多的錯:
1.
操作不熟的工具:平時我是不太放空,放空對我來說是很陌生的事項。
2.
看錯行情不回頭,剛開始作空營建時已經是虧損狀態,沒有檢討,反而加空,
導致虧損擴大。
3.
忽略整體盤面的問題,僅以景氣不佳為由放空(甚至沒有很多的資料可以支持這
個論點
),忽略其他影響盤面的事項(如政治),虧損該然。

星期日, 3月 16, 2008

PRICE KILLER

台灣的銀行競爭十分激烈,而在對企業放款上不可避免的出現所謂的price killer,而批評者指出這樣的作法對銀行的風險提高太多,甚至有可能出現像消費金融一樣的風暴。
以價格競爭擴展市佔率的方式,在企金市場上未必真不可行,基本上企金放款與消金放款基本上的邏輯不同,前者的目的是希望企業利用資金賺取報酬,而銀行從中收的利息,拿到錢的公司將因這筆資金使公司更有競爭力,後者則是利用消費者的跨期選擇,先再這一期消費而後面一期再行付費,拿到錢的個人會將錢轉為消費品,因此企金放款資金本身就有還款的意義,但消金則無,因此兩者的資產評價上就會出現不同,企金殺價會產生出如同消金一樣的情況,可能性低上不少。
也因此以殺價競爭作為敲門磚,不僅建立與客戶配合關係,更將擴大規模經濟與其他產品商機,這點與消金更為不同;當企金戶成長時除放款外更有財務規劃的商機可做,但消金則無(會用高利率週轉的客戶,其資產面較為薄弱),一如公營行庫放款大存款也大,即便踩到地雷,但仍年年賺錢。

星期日, 3月 09, 2008

工作與投資

大部分的人在找工作時,都以穩定為第一優先事項,但是在面對自己的錢時,卻常出現報酬遠比不上風險的情況。工作時往往小心謹慎,深怕一個閃失工作就丟了,可是在投資時卻不斷的告訴自己"高風險,高報酬"。
倒底是我們對工作太過小心翼翼失去了創造機會的情況,或是對投資太過冒險讓自己暴露在太多的損失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