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7, 2008

減稅的廣告

減稅會帶動供給面的成長需要建築在一個條件之下:過高的稅賦,使人民不願工作!在台灣這個的可能性?
另外說太高稅賦,企業家不願增加投資,以東亞地區而言,台灣的稅率僅在新加坡與香港後,而這兩地是城市經濟,是依賴資本的大量流量而成,與台灣目前的走向大異其趣,用以相比有點不論不類;吉姆羅傑斯曾經說"如果你的商品僅靠降價而生存,早晚有一天市場會淘汰你",用低稅率這個方法是否是個好主意!?(如果是一堆歐洲國家早就掛了)
要形成經濟的進步應該是在:市場制度的完善,資本的累積(不管是人力還是金融資本),企業家的精神培養。減稅可以造成哪一項?辛巴威如果宣布零稅率,你會去投資嗎?
減稅會帶動消費,但是長期社會的產出,是建立在供給面上,需求面的波動帶來是貨幣的變化,
貨幣的變化,則會帶來所得重分配的影響。(是好?是壞?)

沒有留言: